2016-06-05

上世纪末的游记-3-是谁养育了天府之国

前言:这组上世纪末的游记,写于2000年春节期间,记述的是1990年代最后几年的游记。那是一个完全没有数码摄录设备的年代。这里一字不改,重新编排成5篇,只增加一个前言、段落标题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在中国各地旅游,最使我眼睛一亮的是成都。成都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,而且,我从前怎么也没有想象得到,在中国西部的高原峻岭的环抱之中,竟然是这样的一片一望无际的富饶的大平原!成都平原称为“天府之国”,一点也不夸张。

在成都的第二点见识,就是在都江偃给我做导游的一位当地老乡(对不起,我不 认识他)这样自豪地对我说:“天府之国之所以为天府之国,是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偃的功劳!”在当时我对他的话理解不多。在游览了都江偃工程,到后来又翻阅了一些资料,我彻底信服了他的说法。

成都平原及附近地区千万年前就有着丰富的土地,水利,林木,矿产等资源。在战国时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组织修建了都江偃之后,成都平原更是不得了:由于工程有利于灌溉和航运,使成都平原“无寸土之旷,岁三、四收”,“水旱从人,不知饥谨”。

都江偃工程事由位于现在都江偃市的“渠首”和分布成都平原的灌溉网组成的。大家一般游览的“都江偃”,就是渠首部分。渠首又由“鱼嘴”(分水堤坝),“宝瓶口”(灌口)和“飞沙堰”三部分组成。

这当中最奇妙的当提一下飞沙堰。当时雨季还没有来,站在飞沙堰上可以看到两侧截然不同的情形。清清的岷江水从堰东侧的灌渠流向成都平原,而堰西侧的水道上水道上水量很小,床底铺满了大大小小的山石。据导游讲,在雨季水量过大时,堰西会自然分流,不带走水中的泥沙和山石。我想:都江偃之所以历两千三百多年造福成都平原,就是因为有飞沙堰这样巧妙的设计!

我佩服都江偃甚至超过长城。从中华民族的角度来讲,长城只不过是同家兄弟的院中的内墙。而历经几十个世纪仍在工作的大工程,都江偃可以说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!

===================
上世纪末的游记-1-泰国

上世纪末的游记-2-独自游中国的日本后生
上世纪末的游记-3-是谁养育了天府之国
上世纪末的游记-4-“七子之歌”之湛江的人文资源
上世纪末的游记-5-在尖沙咀买摄像机

No comments: